<acronym id="m031t"></acronym>
    1. <table id="m031t"><option id="m031t"></option></table>
    2. <big id="m031t"><span id="m031t"></span></big>
      <acronym id="m031t"></acronym>
    3. <table id="m031t"><option id="m031t"></option></table>
      <big id="m031t"><strike id="m031t"><ol id="m031t"></ol></strike></big>
    4. <p id="m031t"></p>

      <td id="m031t"></td>

      0632-5555555
        特色技術  
      神奇的冬病夏治: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發布日期:2023-03-21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素問·六節臟象論》中“長夏勝冬”的克制關系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冬為陰,夏為陽,“冬病”是指某些好發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由于機體素來陽氣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氣候陰盛陽衰,以致正氣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陰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癥、喘癥、慢性泄瀉、關節冷痛、怕冷、體虛易感等反復發作或加重?!跋闹巍笔侵冈谙募救鼤r令,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一方面能增強機體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陰寒之病邪,從而達到治療或預防上述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藥物貼敷、藥物注射、埋線、刮痧、拔罐、針刺等,或者藥物內服、夏季養生膏方、督灸、臍灸、熱敏灸、中藥熏蒸等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為三伏天的穴位貼敷(即三伏貼),因其療效明顯、操作簡便、費用低廉、無明顯副作用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經歷代中醫學家的反復實踐發現,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冬天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療效顯著,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為末伏。根據具體的病證選用不同的穴位,分別于三伏天各敷一次,同時可配合辨證施治的中藥內服等治療措施,冬病夏治的療程最好連續應用3~5年。

      鑽墿閰嶆柟涓哄悕鑰佷腑鍖誨嚑鍗佸勾緇忛獙鑽柟錛岃嵂鏉愪負鍦伴亾鍚嶈吹涓嵂鏉愶紝綺懼績鍒朵綔鑰屾垚.JPG



      冬病夏治之——“三伏貼”

        三伏貼又叫“冬病夏治三伏貼”是治療慢性病的傳統中醫特色療法,滕州市中醫醫院開展“冬病夏治三伏貼”50余年,藥物配方為名老中醫幾十年經驗方,治療患者20余萬人次,療效明顯,是滕州地區開展最早、最正宗的“三伏貼”。

      三伏貼是冬病夏治的代表性治療措施,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治療方法,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選擇夏季三伏時節,在人體穴位上進行藥物貼敷,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適當地外用一些藥物,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鼓舞正氣,增強抗病能力,以達到治療“冬病”,防止疾病的目的,同時也是中醫治未病的思想的完滿體現。

      三伏貼的適宜疾病

      慢性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肺間質疾病、反復上呼吸道感染、體虛易感冒等;鼻炎、過敏性鼻炎、咽炎等;免疫力低下、慢性病及亞健康狀態。

        三伏貼禁用人群

      1、患有嚴重濕疹、接觸性皮炎、皮膚感染等皮膚疾患,或貼敷部位的皮膚有創傷、潰瘍。

      2、對貼敷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

      3、急性發熱性疾病、多種感染性疾病的發熱或哮喘發作期。

      4、咯黃色濃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現口腔潰瘍等內火較重者。

      5、孕婦及2歲以下的嬰幼兒。

      6、醫生認為不宜使用的患者。

      2017年三伏貼貼敷時間

      初伏:7月12日——713日(陰歷六月十九、二十)

      中伏: 7月22日——723日(陰歷六月二十九、閏六月初一)

      閏中伏:8月01日——802日(陰歷閏六月初十、十一)

      末伏:8月11日——812日(閏六月二十、二十一)



      冬病夏治之——督灸

        督灸,就是在督脈上施以灸法,中醫傳統外治療法之一。督脈行于人體的后正中線,為陽脈之海,總督人身諸陽。灸督脈可以溫陽益氣、益肺健脾、補腎散寒、通經活絡、活血逐淤,使人體陽氣更加充沛,氣血更加充實,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過敏狀態,具有治病、強身雙重功效。

      鐫g伕.jpg

      鐫g伕2.jpg

      “督灸”主要適用于三類人群:

      一、治已?。褐饕委煻境R娐圆?,如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咽炎、各種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尿頻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炎、月經不調,以及頸肩腰腿痛、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二、治未?。褐攸c調治亞健康狀態,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神經衰弱、抑郁、焦慮、疲倦、頭痛、頸肩腰背酸痛等,對于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發作性疾病病史的亞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三、強身健體:通過“督脈灸”來提高人體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癥狀,對夏季已做過“三伏貼”的患者,有鞏固和增強療效的作用。  

      督灸對女性尤為有效,因為生理原因,大多數女性往往陽氣不足,易患寒性疾病,如手腳冰涼,痛經等等,這些都是因為陽氣不足不能溫煦四肢、臟腑,以至于寒邪凝滯導致疼痛。督灸就可以很好地改善這種狀況,補充陽氣,祛除寒邪,緩解疼痛。



      冬病夏治之——臍灸療法

        臍灸療法屬中醫外治法之一,簡稱臍療。臍療是指將藥物作成適當劑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臍部,或在臍部給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針刺、熱熨、拔罐等)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鑴愮伕.jpg

        臍療可以激發經氣,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節人體陰陽與臟腑功能,可廣泛用于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等科100多種疾病的治療,并可用于養生保健。概括來說,其功用如下:

        1.健脾和胃,升清降濁

      臍居中焦,位于大腹中央,為經絡和氣化的總樞,臍療可增強脾胃的機能,使清陽得升,濁陰下降,故臨床上對胃痛、痞滿、嘔吐、泄瀉、痢疾、納呆等病癥有較好療效。

      2.調理沖任,溫補下元

      臍通任、督、沖、帶脈,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此四脈與生殖及婦女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臍療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男性遺精、陽痿、早泄及女性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滑胎、不孕等疾患。

      3.通調三焦,利水消腫

      三焦為人體水液運行之要道,臍居中主樞,可轉運陰陽之氣,激發三焦的氣化功能。臨床上可治療小便不通、腹水、水腫、黃疸等病癥。

      4.通經活絡,理氣活血

      臍通全身經脈,臍療可使全身經絡通暢、氣血調和。臨床上可治療痹癥及諸痛證。

      5.斂汗安神,固精止帶

      臍療能收斂人的精、氣、神、津。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自汗、盜汗、遺精、滑精、驚悸、失眠、帶下等。

      6.扶正祛邪,養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又為后天之氣舍,具補脾腎、益精氣之功,為保健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祛病保健、益壽延年之功。臨床上可用于虛勞諸疾和預防保健。

      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科咨詢電話:5590795  5590762  5593142

      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科地址:市中醫醫院國醫堂一樓


      Copyright 2010 © 滕州市中醫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方式 電話:0632—5593128 郵箱:tzszyyy@zz.shandong.cn
      電話:0632-5555555 地址:滕州善國中路52號 郵編:277599 魯ICP備14027788號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亚洲欧美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acronym id="m031t"></acronym>
        1. <table id="m031t"><option id="m031t"></option></table>
        2. <big id="m031t"><span id="m031t"></span></big>
          <acronym id="m031t"></acronym>
        3. <table id="m031t"><option id="m031t"></option></table>
          <big id="m031t"><strike id="m031t"><ol id="m031t"></ol></strike></big>
        4. <p id="m031t"></p>

          <td id="m031t"></td>